乌海机场接受“平安民航”建设年度考核

 人参与 | 时间:2025-04-05 17:35:33

实际上,现代化大生产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协作越来越密切,这就要求每个企业都有合理的生产经营定位,按照社会分工协作的要求,做精做优某个或几个产品

随着中国政府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推动与加强,施正荣和高纪凡的预测暗示着,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可能会对这些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制造商给予支持。按往年国内电站装机比例,如果算上非金太阳项目,2012年全年光伏装机总量将大大超出施正荣和高纪凡的预测。

乌海机场接受“平安民航”建设年度考核

高纪凡曾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那些具有良好的技术、资产负债表和品牌的优秀光伏企业将最终胜出。记者近日从某官方人士处获得消息,国家能源局面拟继续调高太阳能十二五规划装机总量,到2015年底,太阳能光伏装机量有望超过40GW。去年,为了在与西方对手如Q-CellsSE和FirstSolar的竞争中赢得市场份额,以尚德电力为首的中国光伏制造商不断提高产量,导致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价格下降了47%。从发布到即日已经进行了四次调整,并且与年初的规划装机相比翻了四翻。今年年初,国内光伏业两大光伏元老尚德董事长施正荣,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对2012年新增光伏装机总量作出预测。

与2011年全国大约2.2GW的总装机光伏容量相比增加了一倍,这一数据也是美国平均核电的两倍以上。彭博新能源财经曾预测2012年中国光伏装机容量为3GW,世界市场需求为25.5GW到32.8GW之间,而天合光能预测的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则为30到35GW之间。周浪认为,这是一个系统性、市场化的驰援,中国光伏业或就此迎来转机。

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大大提振了行业对开启国内市场的信心。晶科能源CEO陈康平说,公司已经成立专门团队开拓国内市场。南昌大学太阳能光伏学院院长周浪告诉本刊记者,这给跌入低谷的光伏产业带来了希望,国家针对光伏产业的鼓励政策愈加清晰。一些地方政府针对光伏企业的困难给予帮扶,也被一些媒体批评炒作,无视国家新能源战略和大局,导致行业内外对光伏前景信心缺失,企业经营更为困难。

从目前国家强力启动内需的决心来看,困境或倒逼我国从光伏制造大国转为制造、应用大国,从根本上告别过去两头在外的积弊。尤其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

乌海机场接受“平安民航”建设年度考核

针对当前的光伏危机,我国银行业也可采取措施救助核心光伏企业。10月26日,国家电网出台《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暂行)》,提出免费并网、富余电力全额收购。若按照每千瓦时1元的标杆电价,在光照时间长的西北地区,最快可以在3---4年收回成本。不过,郭锦亮认为,由于现有光伏企业大都深陷资金危机,对光伏发电有心无力,仅仅依靠这些企业开拓国内市场时间有限、空间不大,国家也应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鼓励银行积极投放光伏发电环节的信贷。

此外,商务部发起对欧盟、美国和韩国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反制欧美贸易保护,既有利于扩大国内多晶硅企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又给了行业欧美外需市场的希望。公司CEO杨怀进说,国内的电池组件企业把业务延伸向下游的电站业务已成行业趋势,做光伏电站是目前行业唯一的出路。但按照现在的电池组件价格计算,收回投资只需要几年时间,后面约20年使用期将坐收盈利。其中,中国恩菲已获得国内累计达200MW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核准,拥有8.5GW的光伏发电项目储备。

去年初开始,位于江西上饶市的晶科能源就逐渐减少欧美市场,大力开拓其他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份额,成为当年在美上市中国光伏企业中仅有的两家盈利企业之一。建设容易并网难、太阳能电站晒太阳,这是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多年难以解决的顽疾。

乌海机场接受“平安民航”建设年度考核

缓解资金链紧张是当前我国光伏行业最迫在眉睫的问题。11月以来,塞维LDK、无锡尚德等在美国上市中国概念光伏企业的股价企稳回升。

赛维CEO佟兴雪告诉本刊记者,国家有关部门已划定六大六小企业给予信贷扶持,但至今未见实质性举措。同时,郭锦亮建议,要提高电网消纳能力和积极性,国家电网的态度和消纳能力事关国内光伏电站投资成败,事关国内需求能否启动,应切实承担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改造现有电网,大力建设智能电网,提高对光伏发电的消纳能力。最近一段时间的光伏新政对症下药破除了瓶颈,正吸引资本进入光伏发电,或引发一轮光伏发电投资热。如果获得国家金太阳工程等相关补贴,收回成本时间将更短。目前,建设光伏电站收益稳定可期,不但可成为有资金实力的光伏制造企业的避风港,甚至将踏入一片前景广阔的蓝海。比如,去年以来,我国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被国外评级机构持续唱空,导致股价接连下跌。

事实上,据塞维LDK、晶科能源和开阳光电等光伏生产、发电企业介绍,目前包括组件、安装在内的分布式电站和光伏电站建设成本每千瓦时只需7---8元,光伏发电的投资回报率甚至已经高于水电和火电。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调研中了解到,面对美欧贸易保护主义重重国际围剿,我国多个部门已密集出台光伏新政施救我国光伏产业,尤其是10月底国家电网发布了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实质措施,不少企业绝地反击祭出组合拳自救,行业信心大振,不少地方初现光伏发电站开发热。

新政提振行业信心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国家对于光伏产业发展的战略重视和支持,让人们对中国光伏业重拾信心。实际上,由于硅片、电池组件价格下降,建光伏电站已有利可图。

由于光伏企业产能阶段性过剩,出货意愿强烈,当前国内金太阳示范工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计成本低价倾销的情况。同时,在郭锦亮看来,还应调动和提高地方政府对光伏应用的积极性,应加大各地节能减排工作的考核监督力度,将光伏应用比例纳入考核指标,促使各地挖掘光伏发电资源和潜力,推动在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学校、保障房屋顶和高速公路沿线、危旧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领域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

其一,扩大国内市场需求。生产光伏组件的江西升阳光电有限公司2010年在江西新余市自建了一个2.59MW的地面光伏发电站,投资8800万元,今年前10月发电230万千瓦时,若按每千瓦时1元的标杆电价,如无国家投资补贴理论上需要30多年才能收回成本。目前,国内市场的依赖度高低正与光伏企业的经营状况优差成正比。比如,赛维近期密集选择合作伙伴共同进入发电领域,先后与中材国际、奥科股份、中国恩菲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和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

在国内,一些媒体和专家也跟着唱空,无视我国光伏产业在打破国外垄断等方面的巨大成就。9月国家能源局发文,在每个省建立500MW分布式光伏示范区,将光伏发电引向更具市场空间的分布式发电上。

赛维高级副总裁姚启强告诉本刊记者,随着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技术的进步和政策的支持,我国将由光伏生产大国向应用大国转变,大面积使用新能源、大面积推广光伏发电的时代可能即将到来,使我国成为光伏制造、应用强国,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光伏产品价格已经企稳回升,整个光伏市场特别是中国光伏市场将出现不会低于30%的增长。我国多部门联手政策施救的光伏新政,释放广阔内需空间,一度陷入绝境的光伏产业初显柳暗花明趋势,光伏生产大国正在浮现光伏应用大国新前景。

今年到目前为止,晶科能源国内市场销售额已经占其总销售额约30%。多位业内专业人士向本刊记者建议,下一步,有关方面要认真落实现有政策措施,出台配套办法推动光伏电站发展,努力开拓光伏内需。

在佟兴雪看来,对分布式电站上网和信贷还需出台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国家能源局8月下发《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到2015年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1GW,是目前实际规模的6倍、原规划目标的4倍。国家开发银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信贷扶持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建议,重点确保六大六小12家光伏企业授信额度,涵盖赛维、中能、尚德等技术领先、产业链全面的光伏企业。必要时,还可立法制定国家电网绿色能源使用比例,使其逐年提高清洁能源的应用和采购。

赛维创始人、董事长彭小峰最后告诉本刊记者,美国、欧盟不惜发动贸易战搞双反来围剿中国光伏产业,其背后意图不仅是因为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威胁到发达国家,更折射出国家之间在未来经济增长新领域里争夺主导权的博弈日趋激烈,站在国家战略安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民族工业发展振兴的高度,社会尤其是媒体舆论也应积极鼓励和帮扶。其二,破解并网难瓶颈。

光伏危机是暂时的,能源危机是长期的。自2011年初欧盟削减光伏电站补贴以来,我国光伏业就提出要开拓国内市场,但受资金链吃紧、并网难等制约一直进展缓慢。

尽管我国光伏产业现有的困难主要是行业盲目投资、依赖国外市场、遭贸易保护围剿造成的,但专业人士在接受采访中指出,也有舆论唱空的功劳。近期,海润光伏投资2.46亿元在甘肃金昌建造一个20MW光伏电站,随即又在新疆柯坪县准备投资建设一个20MW光伏电站。

顶: 64踩: 6134